四川省优质校建设计划项目验收专题网

党委宣传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党委宣传部 > 正文

全国“两会”精神在我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3-05 点击数:

连日来,我院广大师生持续关注全国“两会”动态,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认真领会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畅谈学习体会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汇聚起推动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材料工程系非金属材料教研室教师何俊辉: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主动关注“两会”动态,认真收听收看“两会”相关报道。会议中提出来了许多当今中国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与深远展望,相信中国将会成为一个更加不一样的中国。

学院工会(离退休处)同志们对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反向热烈,对“十四五”期间民生发展充满期待。大家一致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的民生话题不仅将聚焦当下热点,也具有前瞻时代变化,政策视野既有“特写对焦”,也有“广角远景”,我们对未来的民生充满期待。

学院工会(离退休处)处长戚燕:民生事小重千钧,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期待能够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养老、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让人民群众触摸到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让老同志有盼头、职工有希望。

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黄磊:“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期待“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体系结构再度优化,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国有资产管理处教师王从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经济恢复态势良好,一些重大改革也将频频发力,创造出新变局、新空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保持一定增长速度,能够真正为百姓的福祉提供有力的保障。

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骆忠伟: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让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第一年,春风浩荡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透过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能创造出更多的中国成绩、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经济管理系办公室闫晓伟: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十分关注高等教育方面的话题。希望能听到更多惠民政策出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

经济管理系辅导员杨磊: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自豪与骄傲。喜迎“两会”胜利召开的同时,我将深刻学习领会精神,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担当作为、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关爱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管理系房经1901班李忠辉:我和身边同学都在密切关注“两会"的进程,热切关注“两会”动态,通过电视或者网络观看了“两会”的盛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担当。

经济管理系建经1904班岳湘:关注“两会”是我们青年大学生关注国家、紧跟国家发展的途径之一。“两会”重点关注高等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将不负关心,争做一个合格优质的当代社会主义新青年,高素质高水平的当代大学生。

经济管理系建材2001班匡路宽:在“两会”期间,最吸引我的是“教育”,这个是青年人关心的热词。目前这一背景下,我相信国家将会给予青年学子更多的信心,我们也将以自己的所学和所长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后勤基建处基建维修科工作人员马银全:今年全国两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意义重大。作为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一名,我内心非常自豪。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学院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后勤基建处食品监管与卫生防疫科工作人员张玥琪: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振奋。2020年,我院后勤系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三服务三育人”宗旨,压紧压实校园疫情防控责任,全力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消毒、防疫物资筹措和食品监管,强化食堂、公寓等重点场所管理和师生医疗救助,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力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平安校园保卫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高校后勤工作者,我要以实际行动把“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为学院“双高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